右側有音樂播放器請自行使用謝謝
當夜來臨 開始懼怕夢的降臨
不知所云的生活 配上幾可亂真的夢
真真假假真真 徬徬徨徨驚驚怕怕

當夢變得比生活還嚮往 開始害怕被夢吸進去
當生活與理想相背而馳 開始害怕做夢

mimon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身為一個一知半解的人似乎不該嚷嚷太大聲 所以我選擇在自己的地盤亂叫
最近因為全民最大黨和日本天皇的事ptt也鬧了整個討論串
雖然沒看完 但是看到一些關鍵字 部份是在討論日本對臺灣到底是持什麼眼光什麼態度
矛頭率先指向事件第一爆發點意即2ch是也
部份鄉民表示、當台灣捐錢的時候2ch充滿感謝溫馨言論
但當幹鞋哥與終添電視臺的風波時 網站充斥辱罵言語 此翻臉速度比翻書還快。
民主或是政治言論自由之類的議題我倒是覺得次要 重點是兩國之間對彼此的眼光到底如何?
臺灣不消説 瘋日者不在少數 但彼方對我而言倒是未知可議
當然瘋日的對錯這又是見仁見智(題外話,倘若有哈日鄙臺這種心態倒是令人不齒)
我想到的是之前地震海嘯發生時看到的一些國內新聞
政府方面有人問吳院長 是否應該降半旗?
看到新聞的當下我覺得這似乎有點過頭 畢竟 我覺得人道是一回事 降旗這種扯到國與國整體的政治意識又是另一回事
演藝圈方面眾藝人錄了一首新歌送給日本
這相形之下比較不突兀 但似乎又有點詭異
為什麼突然在這時候搞了一首歌說要送過去?那為什麼之前的國外災難不錄?(例如南亞海嘯)亦或 難道以後國外災難都要來錄個一首歌?以示此舉真的是出自於人道而沒有貳心啊
媒體方面對於日人的秩序和效率大加讚揚(雖然日媒仍抨政府救災不力)
説實話 剛開始看到我也覺得很震撼很值得國人反思檢討
但當類似新聞連日報導 不免覺得臺媒在炒冷飯 且似乎有自打嘴巴之嫌
法學雜誌中一篇臺大法律副教授在討論廢死與否的文章提到
臺灣犯罪率其實比普遍想像的還要低 但國人仍時存有盜戮猖獗之感 之間的落差的肇因變來自於媒體
媒體嗜血報導造成民眾心生恐懼 對死刑留存的堅持部份也來自欲以暴治暴的被害妄想症
由此觀之 若臺媒反欲以日本報導大倡秩序與溫馨 不啻是件笑掉人大牙的事
話題回到日本與臺灣相互的態度與觀感
日本之於臺灣,譬如臺灣之於什麼?引用部份鄉民的話,可能如臺灣之於南洋吧
國民教育中對世界地理的介紹其實是對大部份人沒有滲入性教育的 而在出社會之後,可以得到地理專業知識的機會更少
我們對於日本的觀感大半來自於他們呈現在商品上的態度 進而關注到日人的社會與生活
反之南洋如菲律賓 我們的觀感又是什麼?我想是比起日本顯著性的模糊許多 且大抵來自「菲傭」的印象(可能外加一嗤之以鼻)
同理 日本對於臺灣的觀感來自何處?這問題我未找到正確答案
若以「歷史已經是歷史」觀點不論九一八之惡殘,純以當代觀點來思考上面問題,此仍是一值得分析之事
最後 總結以上所述
不將瘋日一事的正確性加以討論
而純粹以近日出現的新聞而言
公眾人物乃至於臺灣每一個人 欲行欲言任何一事 皆不可否認動機已存有自身強烈的主觀(個人認為在對日一事時更為強烈)
縱使本人亦誠摯希望日本能在災後成功重建 亦感動於大家所言「Pray for Japan」
但畢竟人道啊人道 多少罪假汝之名行之
從震後直至悶鍋事件,其背景其實是如此撲朔迷離。

mimon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2 Sat 2011 15:04
  • 紀錄

今天聽到的話

1. 沒有一樣興趣是不用「花錢」的。
2. 要會分輕重緩急。現在年輕人都一有問題就馬上說出來,太衝了。
3. 人,禁不起跌倒。一生中,會有幾個十年?

有些人常說「創新」才會成功,但我漸漸體會到,真正成大器的人並不是那種只有鬼點子的,而是同時正視著過去的人 ── 無法好好吸收咀嚼傳統,怎麼能成就更卓越的創新?

mimon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