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好久沒打正經文的份上來更新了一下Blog
神智體: 晚眺詩
神智體,是一種近乎謎語的詩體,亦稱謎象詩,這種詩常將一些字體寫法刻意變形,必須要用特殊的讀法,始能解讀,因此,實為今日在新新人類間所通行的火星文之濫觴。
神智體,據說是蘇軾所獨創,根據宋桑世昌《回文類聚》卷三裡有這麼一段記載說:
神宗熙寧間,北朝使至,每以能詩自矜,以詰翰林諸儒。
上命東坡館伴之。
北使以詰東坡,東坡曰:「賦詩,亦易事也;觀詩,稍難耳。」遂作《晚眺》詩以示之。
北使惶愧莫知所云,自後不復言詩矣!
該《晚眺》詩如首圖,「亭」字寫得極長,「景」又寫得極短,喻「長亭短景」;「畫」字裡面無人字,喻「無人畫」。「老」字特別大,「拖」字橫寫,喻「老大橫拖」;「竹」寫得極為細瘦,喻「瘦竹筇」。「首」字反寫,隱「回首」,「雲」字上「雨」下「云」中間拉開,成了「斷雲」;「暮」中之日字斜寫,喻「斜日暮」。「江」字之工曲寫,為「曲江」,「蘸」字倒寫,「峰」旁山字側寫,而變成了「倒蘸側山峰」。
這詩其實是有背景的。宋神宗熙寧初年,遼國來了位自稱詩人的使者,十分猖狂;神宗想到蘇軾才華蓋世,便命其招待這位客人。客人見到蘇軾,絲毫不知道眼前人是誰,在寒喧幾句之後,遂以傲慢的語氣問道:「你會賦詩嗎?」
蘇軾見此人如此目中無人,便想殺殺其威風,於是說:「賦詩?這還不容易!不過,觀詩倒是件難事!」遼國使者哈哈大笑,「天下哪有這等怪事,觀詩竟比賦詩還難?」
蘇軾也不多說,便提筆寫下了這首《晚眺》。
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橫拖瘦竹筇;
回首斷雲斜日暮,曲江倒蘸側山峰。
-----------
蘇軾的機靈、創意自然為我所讚同,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使外國使者自嘆不如,無地自容,是老祖宗開天闢地以來又一大成就!(最後一句話真官腔XD)但若將此詩譬為火星文之濫觴,似乎就過矣。而這就得先討論到火星文的定義。對我而言,火星文指的是注音文、顏文字之類網路上用語。其實想想火星文之產生也是來有自,畢竟對著冷冰冰的螢幕聊天而不是與人面對面,無法見到彼此的表情,XD、Orz於是在人們想與他人分享表情的情況下發明了出來。至於注音文,有些人也許是因為覺得其方便,或有些人覺得其可愛 ── 如把「呵呵」打成「ㄏㄏ」,把「就是我」打成「joe素偶」 ── 各種原因其實都大有人在。
然而,回到主題,將此詩與火星文相比,似乎就有貶低詩價值的意味。也許說此話的作者並無很強烈想貶其的意思,又或只是比較一下、開個小玩笑,但就像人們眼球隨著典型Hollywood片劇情轉啊轉,然後要塞炸了配角死了男主角絕地而重生女主角幸而脫出於是兩人來個深情的擁吻甚至是將鏡頭帶到房間一戰到天明……,我們只是吸收,完全沒有思考的時間,即使看完了片,也只是悻悻然,「喔」地一聲往下一個庸碌的行程邁進,毫不思考劇情中的cliche和不合理之處。很多人瀏覽網路資料也是如此。為了虛應一應作業,胡亂抓下資料,亂瞅個幾眼,啪插啪插迅速地抖幾個自以為心得的字,就算大功告成。說不定會大喇喇寫著:「原來,火星文是祖宗千年傳下來的智慧,同志們無須驚恐!讓我們繼續往令人看不懂的火星文深造去!」這可就遠遠背馳此詩的本質了。
而我的觀點呢?我認為,這首詩打破了我一種「詩就是要慢慢地沉吟,乖乖地寫在紙上」的刻板印象;且其創意簡直如天外來的神筆,讓人一時半刻仍無法參透,直到謎底揭曉,才拍股一嘆:「好啊!真是太妙了!」尤其此創意還建立在詩本身限制及意境的抒發之上,更是難得,於是鄙以為是顏文字無法與相提並論的,至於所謂的「偶就素i泥」那種只讓人感到噁心之類的難懂符咒,自然是又下一品了吧。
(引用自:奇緣春苑、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
天啊我不知不覺就打了好多看起來超嘴砲的心得
右側有音樂播放器請自行使用謝謝。
- Oct 24 Sat 2009 15:51
蘇軾《晚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