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Career這個字真的不好翻譯。
對於將來、對於之後會做什麼事
也許是working on a "Job",但我更希望是achieving my "career"
感覺比較像是為了自己而奮鬥,而不只是為了錢在奔波。
雖然以上可能聽起來有點怪啦。
然後就是,
我知道我現在在讀的這間學校、我大概可以獲得多少的資源,只要夠努力的話。
也因此我沒填臺大會計,哈 (這句看不懂的可以忽略沒關係XD)
即使這樣講起來似乎沒什麼說服力,因為我還是學生,沒多少資格評判什麼學校好甚麼學校不好
真正重要的是,把自己定位在哪裡,然後執行。
聽起來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才逐漸了解。
也許是領悟力不夠強吧,哈。
重點在於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後努力去執行它。
是這樣的,最近在我媽工作那打雜,內容是搬貨打掃之類的
看到了一位大哥,讓我有了些想法。
他說他當過職業軍人,也和朋友投資、開店過,但都不太好。
軍人一個月六萬,但他支出卻要十萬;
我本來想說:「是不是他特別會花?」但原因並不是這個,而是因為他負責抓偷渡,常常需要social,所以花錢花很兇,不僅如此,晚上和人去喝酒,早上又要值勤,對身體是很大的負荷。
抓偷渡跟social有什麼關連呢?聽起來沒有,但實際上有的。仔細想想,是有的;而這也是軍隊黑暗的地方之一。
和朋友合作則聽起來更誇張了,一天工作16個小時,一周七天沒休息。最後還賠了不少錢,現在身上還有幾百萬的債。
也許是經歷的關係吧,他在現在的工作上表現的很謙卑,跟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
「想學,姿態就要放低。」這是他講的其中一句話。
另一位這週來面試的人,47歲。我沒看到他本人,不過有看到的都對他印象非常深刻。
他在面試快結束的時候,很感激地說,感謝給他機會,有些公司一看到他的年齡,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真摯、誠懇、表現出來的態度,給其他人很好的印象。
所以我想,這就是關鍵吧。重點反而不是在於你讀了社會評價多麼好的學校,
像我常在說的,高中第一志願,敗類還是不少。(最近還上新聞呢恩哼)
重點在於想達到什麼、該做什麼計畫、該怎麼去努力
但又不應該是汲汲地求,像狂人般不顧範圍以外的東西
至於中間的平衡點,就需要好好拿捏了。
曾經扯過大學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之類的屁話
曾經巴著想摸到天空卻忘了自己其實還不夠高
還有曾經的成見
現在我會選擇簡單一點的解釋,大學,大大的學,大大的什麼都學,像海綿一樣吸收,而非像濾紙一樣過主觀地過濾。
而生活在哪都好,重點是要懂得有什麼資源
都市有都市豐富的資源,但是也不一定吸收的好;
鄉村有鄉村的資源,也許少,但是純粹。
So just achieve it.
這篇比較像打給自己看的。
不要自我膨脹,
也不要當workaholic
生活是為了追求career而非job
這樣想,應該會積極很多。
欸去你的全站分類。
右側有音樂播放器請自行使用謝謝。
- Aug 08 Sun 2010 15:40
Career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